2008年台灣電影界的大事就是出了一部海角七號】!其實何只「電影界」?簡直震撼了整個台灣,從政治界到娛樂界,沒有一個不搶搭海角風潮的。

風潮漸歇,讓我們回頭好好看看這部震撼全台灣的名片…


海角七號上映中前期(網路風潮剛起時)小沙子就進戲院看了,(也曾有個很偶然的機會,很幸運的能和魏德聖導演有面對面對話座談的機會)!走出戲院第一個感覺是:失望!


並不是說海角七號不好,只是因為小沙子受到網路風潮的影響,實在抱著太大的期望了。還記得那時網路上有一個幾乎受到公認的評語:『一年只看一部片就定要看海角七號』

很客觀的評論,小沙子認為海角七號的確是部好片,但是讓小沙子相當替許多其他國片抱不平的是…有太多比海角七號好太多的片,卻沒有受到同等的青睞。和海角檔期最相近的冏男孩就是最明顯的一例。


其實海角最成功的元素在於『音樂』,從片頭柔美的鋼琴配樂襯著日文旁白唸著情書,緊接著馬上轉場到阿嘉砸吉他的搖滾樂開場…!整部片的音樂相當成功的串連全場,並把劇情氣氛緊緊扣在一起。

其次在於劇情內容取材成功。全都是台灣現階段最貼切的微型社會,包括:男主角阿嘉不如意的遭遇、期待一段童話般的愛情、奇遇般的受到伯樂的賞識能一展所長、冷漠之中仍難掩的些許人情味…

當然還包括片中整個氣氛的營造極度成功的生活化,國、台語非常自然的運用,甚至包括三字經滿天飛。坦白說,能聽到身邊天天出現的三字經能公然躍上大螢幕,相信大多數的觀眾應該就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:『爽』!就算沒這麼誇張,但至少也會感到『親切』!


最後不得不提這一批演員倒真的令小沙子眼睛一亮,大多數都中規中距,稱得上是恰如其份了。雖然幾乎所有的關注焦點都集中在馬如龍的民代及茂伯這二個角色,其實仔細回味其他周邊的演員,都讓人感到相當的『舒服自在』,這樣的演出就是難得的成功了!(小沙子認為做為一個演員,『恰如其份』才是最高的演技表現!)

反而是男主角阿嘉的角色可惜了,范逸臣演來『侵略性』太強了點,讓人隱隱感到有點『壓迫感』。或許是為了表現一位『失意者的憤世疾俗』而做的努力,但若能添加點『失意者應有的落寞』,這兩種性情如能成功的溶入戲中,相信會更成功!


小沙子當時就曾和週邊的朋友預言,其他國片(包括【冏男孩】,或同是魏導的【1895】…等)很難再有【海角七號】這樣的光景,因為除了上述種種條件在其他國片難得看到之外,還有『運勢』問題:【海角七號】成功搭上網路風潮,這種風潮幾乎可說是『可遇而不可求』的。


寫下這篇感想其實小沙子冒著不小的風險,因為【海角七號】在某個程度上來說幾乎已經成為台灣的『民族英雄』了,不要說『批評』了,誰敢『不讚美』幾乎就很可能會落得體無完膚、民族罪人甚至是不愛台灣的叛國賊!但是小沙子想說的是:真的還有太多太多更好的國片值得觀注,當然也包括【海角七號】也是其中的佳作之一。如果因為【海角七號】的風潮能帶動國人(甚至國際)對台灣國片的整體青睞,那絕對是功德一件。但是非常單純的單就【海角七號】本身的電影價值來說,小沙子只評為【中上佳作】。

 

總結來說,小沙子要借用小時候一位布袋戲人物的口頭禪,來為【海角七號】這波驚人的風潮下一個註腳:『時也,運也,命也!非我所不能也!』

 

沙評:★★★☆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沙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